有臭味的超导体在-70°C下运行

图片

科学家在创纪录的203 K或-70°C的高温下实现了超导性。为此,他们使用了我们众所周知的H 2 S- 硫化氢,特别是臭鸡蛋的气味。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气体只有在压缩到100 GPa的巨大压力时才会超导。

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Mikhail Eremets,Alexander Drozdov等)的科学家不得不建造一个特殊的腔室来达到这样的压力。两颗钻石在其中提供压力,电极由钛制成,并涂有金涂层。

长期以来,固态物理学一直试图创造一种在室温下工作的超导体。这种材料可以推动新一轮的技术进步。不幸的是,找到正确的材料非常困难。

在使用硫化氢进行实验之前,铜基超导体显示出良好的结果,该铜基超导体在大气压下在133 K的温度下工作,在高温下达到164 K的温度。但是所有理论计算都表明,由氢获得的金属将是理想的超导体。不幸的是,获得这种金属极其困难。但是您可以尝试获得一种基于氢化合物的金属。

在研究的这个阶段,实践稍微超越了理论-尚不清楚在承受如此巨大压力的一小块样品中会发生什么。也许,H 2小号变成H ^ 3 S.但是它变成超导体相当精确。在2014年的硫化氢实验中,一组科学家设法达到190 K的温度,但现在这个数字已经提高了13度-达到203K。

当然,谈论该实验的任何实际应用还为时过早。在自然环境中,我们星球上的温度为-70°C,但是100 GPa的压力不在实际技术范围内。然而,这样的温度指示器是可以实现的事实,激发了科学家进行新的搜索和实验的灵感。寻找理想超导体的氢化合物的下一个候选物质是铂,钾,硒和碲。

Source: https://habr.com/ru/post/zh-CN383033/


Al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