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伊桑#34:宇宙如何使用其燃料

如果人们可以通过元素周期表来衡量,那么爱情将在第一个数字以下。
-大卫·米切尔(David Mitchell)

读者问:
科学家对宇宙中最初产生多少氢有什么了解,怎么了?我想知道恒星中有多少,它已成为更重的元素,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空间,银河系以及我遗忘的其他地方有多少。

您只能从一开始就开始-从对我们可见的宇宙形成的那一刻开始,即从大爆炸开始!

图片

在宇宙膨胀结束时,在能量转化为物质,反物质和辐射之后,出现了我们所谓的“宇宙的可见部分”。最初,它充满了热和致密的超相对论粒子汤,然后开始冷却和膨胀-随着时间的流逝,膨胀率大大降低。物质击败了反物质,残留物被歼灭,夸克和胶子形成了质子和中子-所有这些都发生在大量辐射的海洋中,遍及所有质子和中子。

图片

从大爆炸那一刻起,我们今天可以观察到的那部分宇宙包含10 90辐射粒子,10 80个质子和中子(到目前为止比率约为50/50)。大多数中子要么变成质子,捕获中微子要么衰变,三分钟后,其余中子与质子聚集在一起并形成氦。

图片

到8分钟时,所有原子核(数量上)中的92%是氢原子,而8%是氦。由于氦是重的4倍,按重量计算,该比率约为75/25。

随着时间的流逝,宇宙在数十万年后冷却并形成中性原子,而在数百万年后,这些原子冷却并聚集在分子气体的巨大云中。而且,尽管在当时,电磁相互作用和重力具有非同寻常的特性,但仍需要进行核反应才能改变原子的类型。因此,从氢的观点来看,在此期间变化很小。直到星星出现。

图片

当您创建一颗恒星时,其核心的光核开始变成更重的原子。核聚变过程发生在巨大的温度,压力和密度下-当至少数万个地球质量的氢被压缩为一个致密的结构时。当温度超过四百万开尔文时,开始合成。合成的第一阶段是质子,即氢核向上爬到核梯子上,形成氦气。

氢多快结束?这里的决定因素是恒星的质量。

图片

在几百倍的质量的超重恒星中,原子核非常迅速地燃烧氢,而其质量是太阳质量的数百倍。这种O级恒星非常罕见,仅占总数的0.1%-但它们是整个宇宙中最明亮的恒星。

图片

从主要序列来看,最轻的恒星是M级,太暗了,连哈勃望远镜都无法修复。它们消耗了所有的氢之前,已经生活了数十万亿亿年(比宇宙的当前年龄还多1000倍)。而且,此类M级恒星是宇宙中最常见的恒星,大约每四颗恒星中就有三颗。

图片

可以断定,在经过了世代相传的138.2亿年生命和死亡之后,考虑到地球和太阳系中的氢比氢重得多的大量元素,如今在宇宙中发现的氢要少得多。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图片

我们的太阳是在90亿年前的宇宙形成的,它是在旋涡星系的平面内旋转的,而旋涡星系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地方之一。但同时,它已经形成(按质量计)由71%的氢气,27%的氦气和2%的其他所有元素组成。如果我们将所有事物都计入原子并以太阳为标准,我们将发现宇宙寿命93亿年中的氢含量从92%降至91.1%。

只是。这是怎么发生的?

图片

当分子云被压缩时,只有质量云的5%至10%落入恒星。其余的则通过新恒星发出的紫外线辐射进入星际空间。

图片

此外,所有比M级重的恒星在变成红色巨人之前仅燃烧所有燃料的10%。对于小质量恒星,当用过的“燃料”从核心移动到外层,而未燃烧的氢向内移动时,燃烧速度足以完成对流。像Proxima Centauri这样的恒星最终会将其氢的100%转变为氦气-这将需要数万亿年。

图片

但是所有的重恒星将燃烧高达10%的燃料,并以超新星或行星状星云的形式死亡,并将大部分氢返回星际空间。

当然,星系的关联不断发生,在此期间,发生强烈的恒星诞生(称为恒星形成)。

图片

但是,恒星形成越活跃,越多的氢从银河系喷出,进入银河系空间。如今,宇宙中约有50%的氢不属于任何星系,而是占据了它们之间的空间。最有可能的是,恒星将永远不会形成。此外,恒星形成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着下降-现在仅为一次最大值的3%。

图片

星系保留了其中将包含大量氢的键合结构。尽管最有可能的是,恒星将不再以现在流行的方式在那里形成,但我们相信,新的恒星将出现甚至数万亿年,甚至更长。

图片

宇宙将变黑,但这不是因为它耗尽了氢。这是因为无法将剩余的氢收集到足够大以形成恒星的分子云中。据估计,有充分理由相信它在宇宙中的数量不会低于80%。也就是说,我们将拥有大量的氦气以及许多甚至更重的元素,但是即使时间趋于无限远,宇宙也将主要由氢组成。

它的质量可以下降到50%以下,这主要是由于大型星系及其星团所致。但是我们相信,当宇宙的年龄比现在大一百万倍时,就会形成新的恒星,但是根据完全不同的方案,这是由于分子云的压缩比太阳重数百万倍。

图片

这个过程会结束吗?这是不可能的,宇宙还太年轻,无法从观测中得出这样的结论。

但是,据我们所知,氢原本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只要有一个可以存在的宇宙,氢就会一直保持在这个位置。

Source: https://habr.com/ru/post/zh-CN384959/


Al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