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
南华早报》报道 ,2017年9月16日,机器人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首次在中国陕西省西安市进行了牙科手术。 手术期间有医务人员在场,但没有积极参与手术。
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机器人将这名妇女的两颗牙齿设置在3D打印机上。
视频(16+)中会部分显示该过程。
视频显示,患者首先进行了CT扫描,并获得了所有牙齿和颌骨的数字3D模型,然后他们使用了特殊的标记系统,以便机器人可以将自己定向到地面上。 显然,专家们还预先设置了运动轨迹,然后机械装置简单地按照说明进行操作,与设置路线的偏差不超过0.2-0.3 mm(这是所声明的精度)。
据报道,该机器人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四航空航天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的专家开发的。
似乎对机器人这么微妙的程序的信任是令人恐惧的-如果它混淆了某些东西,那么某些东西就会破裂。 但实际上恰恰相反:第四军医大学牙科医院的赵一民博士在报纸评论中说,该机器人可以避免牙科手术中的人为错误。 从理论上讲,它应该工作得更加干净,准确和准确。
在此版本中,机器人只需遵循一组预先编程的命令,即可在专业人员的监督下有序地执行这些程序。 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自主权:该机器人适应患者的运动并调整了工具的轨迹。 如视频所示,该名女子审慎地闭上了眼睛。
新的发展并不是为了世界纪录而创建的,或者不是说中国在某些方面是第一个。 不,它解决了实际的紧迫问题。 事实是,在中国,缺乏合格的牙医。 在这个不幸中,并非只有中国一个。 专家警告说,在不久的将来,邻近的香港和新加坡可能会面临类似的问题。 即使牙医的薪水很高,也不能吸引足够的劳动力来中国。 作为参考,中国牙医的平均年薪为
每年45992.89美元 ,即每月3833美元。 根据“罂粟指数”,中国牙医-居世界第六位。 但是,如果该国缺乏对大量专家进行高质量培训的学术体系,那么薪水将无济于事。 更糟糕的是,如果在人员短缺的情况下聘用了素质不高的医生,患者将面临医疗质量低下的风险。 因此,这是机器人的希望之一。
据《
南华早报》报道 ,在中国,大约有4亿人需要牙种植体。 可以想象要为这样一支病人队伍服务需要多少专家。
专家说,尽管机器人操作很少有人参与,但可以实现更高的动作精度。 在机器人的帮助下,可以进行复杂的手术干预,否则这些干预将无法实现。
在西方国家,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外科手术中使用机器人。 根据对美国14年类似实践的回顾性研究,有
144例死亡与使用机器有关。 但这并不意味着使用机器人进行的外科手术安全性要比没有机器人时低,因为总会有一定比例的死亡率。 在这种情况下,失败结果的数量仅占机器人执行的所有操作的一小部分。
有趣的是,根据牛津大学2013年的计算,正畸医生和假肢医生被列入自动化不太可能影响
的最安全的职业清单 。 如您所见,现实反驳了科学家的计算。
2017年3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批准使用名为Neocis Yomi的机器人系统来协助牙医进行种植牙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