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鱼座星座中的一颗恒星“吞噬”了地球,并用尘土和气体堵塞了周围的空间


XMM-牛顿卫星是使科学家有机会扩大我们对宇宙了解的科学工具之一。

一群来自美国的天文学家,对RZ Piscium恒星进行了研究, 发现其亮度的奇怪变化可能是由于不同轨道上存在巨大的气体和尘埃云而引起的。 尽管有其他假设,但这些云很可能是先前毁坏的行星的痕迹。

研究参与者之一克里斯蒂娜·庞兹说:“我们的研究表明,大量的灰尘和气体堆积会随机阻挡恒星的光线,使它们相对于地球观测者通过盘面时会改变其发光度。” 她说,尽管观测到的变化可能还有其他原因,但科学家们认为,在该系统中,尘埃和气体是恒星发光度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好吧,气体云和尘埃云本身可能是由于在其轨道上恒星附近存在的行星被破坏的结果。 的确,行星毁灭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科学家在这里只能表达自己的假设。

RZ Piscium星位于双鱼座星座550光年。 它要么会失去部分亮度,要么持续几天,或者开始发光10倍。 与例如太阳或类似的恒星相比,该恒星在红外线中辐射的能量更多。 就该系统中存在大量粉尘和气体而言,正是这种向红外光谱的“能量转移”成为美国科学家的主要论点。 同一等级的科学家所知,只有四颗相同等级的恒星在红外光谱中具有比该恒星更高的发光度。

科学家们已经观察了很长时间,这颗恒星很久以前就被认为在该系统的外围有一条巨大的小行星带,这会导致光度的波动。

还有其他版本。 例如,一些科学家建议说,这颗恒星正处于过渡期,很快就会变成红色巨人。 尘埃和气体是被直径不断增加的恒星摧毁的行星的痕迹,该恒星曾经绕着恒星绕轨道飞行。

那么,这颗恒星是什么呢?它是宇宙中的年轻居民,还是已经存在数十亿年的智慧老人? 据庞兹和她的同事们说,这颗星同时具有这两种迹象。 科学家是在欧洲航天局XMM-Newton的卫星,加利福尼亚州里克天文台的Shane反射望远镜的3米望远镜以及夏威夷WM凯克天文台的10米望远镜的帮助下观测到恒星而得出的结论。 XMM-牛顿科学仪器于1999年从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国际机场发射升空。


科学家估计,恒星上层的温度约为5300摄氏度,略低于太阳的温度(约6000摄氏度)。 而且,该恒星富含锂,通常在恒星老化期间的热核反应中逐渐被破坏。

RIT多波长天体物理学实验室负责人乔尔·卡斯特纳(Joel Kastner)说:“恒星中锂的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因此,这种元素可以作为一种时钟,对自物体诞生以来的时间进行计时。” “我们估计这颗恒星有30到5000万年的历史。”

毫无疑问,这位明星真的很年轻。 但是,RZ Piscium重力场的范围内那么多尘埃和气体在哪里? 有一个假设是,恒星正在逐渐摧毁该系统中产生的气体巨行星。 例如,它只是吹走了这些行星的物质,从​​而“堵塞”了其周围的空间。 或者,也许是从RZ Piscium经过的一颗邻近恒星捕获了该物质的一部分。 现在,该系统中的大多数气体和灰尘的距离大约等于从水星到太阳的距离。

科学家的文章于12月21日发表在《天文杂志》上。

Source: https://habr.com/ru/post/zh-CN409305/


Al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