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天宫一号”。 图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昨晚,中国的“天宫一号”空间站
几乎完全烧毁了南太平洋,残余物安全地掉入海中。 长度为10.4米(直径3.4 m)的航天器在媒体上受到了异常多的关注,尽管8吨重的天宫一号无法与120吨的Mir站相提并论。记录下来是以前跌落到地球上最大的人造太空物体。
中国提前警告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厅,“天宫一号”将在3月31日至4月4日期间离开轨道,而这次坠落实际上是不可控的(尽管中国
拒绝正式称其为“不可控”)。 欧洲航天局(ESA)也对该情况进行了监测。
结果,成千上万的观众在
Aerospace Corporation专门为他打开的
在线跟踪器中观看了电台的当前坐标,等待着这种“失控”。 对于某些人来说,“目标”在全球范围内的移动有点让人联想到轮盘赌中的球的移动。
有趣的计算结果已在媒体上发布,天宫一号落在您城市的概率是多少。 原则上,车站的某些碎片确实有可能掉落在南北42.7°之间的居民区。 例如,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最南端地区,高加索地区等都属于此区域。
国际空间站(左)和中国天宫一号空间站(右)的合成照片但是,专家说,该站很小,可以肯定会几乎完全在大气中烧毁。 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4月2日,莫斯科时间3:16,中国的轨道站进入了浓密的大气层,大部分碎片在秋天坠毁。 其他一切都落在大溪地西北部的南太平洋。
塔希提岛西北的Tiangong-1坠毁现场中国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了天宫一号空间站的原型。 该站进入了350公里的轨道。 11月,该站参观了无人飞船“神舟八号”,并进行了对接。 2012年6月,第一批中国宇航员登上了该站。 2013年6月,又有三名宇航员(两名男子和一名妇女)访问了该站。 每次访问持续约两个星期。
2013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与天宫一号站的工作人员通电话。 图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太空实验室由两个主要模块组成:一个接收宇航员的实验模块和一个容纳太阳能和发电厂的资源模块。 到2013年,由于计划的使用寿命,该站完成了分配的所有科学任务,从那时起,它仅监视地球的各个区域。 但是,工程师与她保持联系。 由于故障,通信于2016年3月中断。 没有沟通,中国就无法打开该站的引擎以再次提升其轨道,因此进一步的跌落成为必然。
插图:航空航天公司天宫一号比国际空间站小得多,对许多天文学家来说,它成为地球轨道上的第二个可见物体。 业余天文学家和专业人士在望远镜中多次观察到他。 雷达数据
显示该站旋转缓慢,大约每2.5分钟旋转一圈。
天宫一号的照片是由光学望远镜于2018年1月20日拍摄的。 照片:菲利普·史密斯
2018年3月28日太阳背景下的``天宫一号''剪影。 照片:Maximilian Teodorescu / Maximus摄影2016年9月,中国成功将第二个“天宫2号”空间站送入了轨道。 还计划发射第三座大天宫三号站,但后来取消了,改为支持中国模块化空间站。
这个大型车站的第一个模块计划于2019年发射。 完全组装完成的工作台(不包括船舶)将重约6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