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太复杂了。 第三部分,我们继续创建无线“智能家居”。 基于Z-Wave技术和MajorDoMo软件


在本文中,我们将继续基于技术和开放源协议创建我们自己的无线“智能家居”的第一步。 以连接使用Z-Wave技术的一台设备为例:FIBARO墙壁插头Z-Wave智能插座(FGWPF-102_ZW5)。

选择该设备的原因如下:该设备具有多种功能:它可以作为继电器和开关使用,您可以根据需要并根据计划将其打开/关闭,既可以使用电表,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打开电表。

在本手册的这一部分中,将有很多图片(屏幕快照),尽管在直观的层面上所有内容都相对清晰,但即使对于不熟悉现代技术且不是IT专家的用户,我也会尝试使说明易于理解。

他做到了,得到了,检查了这个原则,把任务和他的指示交给了他的长子重做,他遇到了一些困难,进行了解释,在指示中增加了信息,并做了一些小小的解释。

在前面的部分中:

第一部分:有关安装基于Raspberry单板计算机,Z-Way RaZberry模块和MajorDoMo软件的Smart Home操作系统的简短分步说明

第二部分:继续:Z-Way RaZberry模块和MajorDoMo软件

在过去的文章中,我们在单板Raspberry计算机上安装了带有MajorDoMo的Raspbian系统,并为Z-Way技术安装了RaZbery模块。 我们在智能家居系统中注册了所有内容。 硬件和软件要求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都有说明。
但是,在这篇文章之后,我希望您可以开始至少部分自动化住房。

将第一个Z-Wave设备连接到控制器


现在,我们将尝试连接新设备,并从Z-Wave协议的开发者那里查看标准软件的可能性。 获得对设备的远程访问,安装移动应用程序。 简要的理论信息将以斜体突出显示。

第一个受控设备将是FIBARO墙壁插头Z-Wave智能插座(FGWPF-102_ZW5)。 之所以选择该产品,是因为该设备符合Z-Wave +规范。
兼容性条件是Z-Wave技术的主要优势之一。 在销售之前,所有设备均在三个认证机构之一中通过Z-Wave认证,并在其中检查设备的兼容性。 全球已有150多家制造商选择Z-Wave作为其产品的主要协议。 而且它们在同一区域(一个频率范围)内彼此兼容。
通过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Z-Way端口http://192.168.43.60:8083的 IP地址,进入单板Raspberry计算机。

让我提醒您,在我们进行管理员登录时,密码是上一部分中设置的密码。
作为主要控制器,我们有一台装有RaZerry模块的单板Raspberry计算机。

在入口处,在设备面板(主页)中,我们几乎什么都没有,只有服务模块。



我们通过键入进入专家模式,请参阅有关网络,控制器的类型和数量,网络上的设备数量的简要信息。 要选择一种语言,我们使用:设置(齿轮图标)-语言。

让我们转到“设备”标签-状态:
http://192.168.43.60:8083/expert



从设备列表中,我们只有一个主控制器以及一些有关其状态的信息。

有关Z-Way网络的功能和条款的一些知识:
主要控制器是网络协调器。 这是唯一可以在网络中包括新节点并排除现有节点的节点。 它还存储有关网络拓扑的信息,并可以更新所有其他(辅助)控制器的邻居列表,并在所有子节点中形成路由。 主控制器只能是网络上的一个。 通常,主控制器是从其开始网络构建的控制器。 但是,将来,主控制器可以在网络中包括一个新控制器,并将其角色转移给它。

每个Z-Wave网络都由唯一的网络ID标识(在创建具有随机数发生器的网络时生成,该发生器具有来自无线电的噪声作为随机数源,或者分配给Sigma Designs用于较旧的控制器)。 网络ID(又称家庭ID)是属于同一逻辑Z-Wave网络的所有节点的通用标识符。 网络ID的长度为4个字节(32位),并且在设备连接到网络时通过主控制器分配给每个设备。 多个具有不同归属ID的Z-Wave网络可以共存于同一地区。 但是,他们不会看到彼此,也不会互相影响。 最多可以包含232个由设备标识符(节点ID)标识的节点。

具有不同网络标识符的节点无法相互通信。

Z-Wave使用网状网络拓扑,您可以从一个受管设备和一个控制设备创建网络。 (我们目前正在做什么)。 可以随时添加其他设备以及几个控制器。

必须先将设备“包含”在Z-Wave网络中,然后才能对其进行控制。

通过将控制器转移到特殊的开机模式(包含模式;通常在按键上具有特殊按钮或按键组合),然后将设备打开到学习模式(学习模式;通常通过单次或三次按下按钮)来进行开机。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和打开的设备必须在直接的视线范围内。 如果许多现代(协议版本4.5x或6.x)设备尚未连接到网络,则在将电源开关打开到特殊的训练模式(包括Network Wide Inclusion,NWI)后的3-5分钟内,它们会在第一到第3-5分钟连续供电(非睡眠)设备。 。 而且,不再需要处于直接视线中的条件。 这使您可以轻松地将新设备连接到网络,而无需在房子里四处奔波。

从网络中排除是类似的:控制器切换到“排除”模式,子节点切换到“学习”模式。 排除后,Node ID和Home ID设备将重置为0(对于控制器,NodeID将重置为1,HomeID重置为出厂值)。 除例外外,大多数设备都会将所有其他用户设置重置为出厂默认设置。

值得注意的是,已经在一个网络中注册的设备将不会包含在另一个网络中。 但是可以将任何主控制器(甚至不是来自其网络的设备)排除在网络之外。

对系统中的每个设备重复此连接过程。 控制器在连接过程中会记住设备的信号功率,因此体系结构假定设备必须先放置在最终位置,然后才能添加到系统中。 但是,Z-Wave涉及重新配置网络-在控制器上运行此过程可让您重新分配路由并改善远离控制器的设备之间的通信。
我们可以通过转到“网络”选项卡并选择“控制器信息”来查看更多详细信息。

让我们尝试添加我们的第一个设备:

我们传递给网络管理:网络-管理



配有智能插座的是一条使用多种语言(包括俄语)的小指令。

快速浏览后,我们发现通过快速按三下插座上的按钮可以实现“包含”的包含过程。 首先,在控制器上运行打开模式: 再次打开设备 ,然后快速按出口按钮3次。

可以查看有关设备,其设置,FIBARO壁式插头Z-Wave功能(FGWPF-102_ZW5)的更多详细信息

俄语说明

英文说明

FIBARO壁式插头Z-Wave连接:

我们的RaZberry控制器支持不同区域的几种频率,在页面底部,我们看到区域切换按钮(默认为EU)和一个小注释:
当前频率:欧盟可能未知,不受支持或其他地区(欧盟/美国/俄罗斯/ ..)

当前频率:欧盟可以是未知,不受支持的区域或任何区域(欧盟/美国/ RU /....)/
默认情况下,它对我有用。 如果您的Z波控制设备不确定,您可以尝试进行频率排序。

添加后,确定我们的设备:



转到设备,我们可以看到其属性,版本等。



我们转到Z-Wave主页的主页,看到我们设备的新服务标签已添加到服务标签中。 http://192.168.43.60:8083



通过转到“ 元素”选项卡,在设置中(右上角的齿轮图标),我们可以从主屏幕中删除每个元素。 结果,我得到了这种外观。



在执行此操作之后,我想发出一个小的警告,然后再尝试其他尝试,尤其是在直观层面上:
制作可启动存储卡的备份映像,网络上有很多程序,学习使用它并不困难。

可能会这样发生:





设置远程访问和自动化的第一步


设置远程访问以通过手机管理我们的Z-Wave网络:转到附加菜单-管理-远程访问 ,选中启用远程访问项并记住我们的ID。


在智能手机(我有Android OS)上,我们安装了Z-Wave应用程序,有几个应用程序,我安装了Z-Way(Z-Wave Europe Gmbh)。

安装并运行移动应用程序后,该程序将提供使用QR码登录的功能,您可以通过菜单-控制-手机边缘的设备-添加一个新的二维码进行登录。



但是我不能这样。 因此,我将描述一个替代方案。 在带有QR码的窗口中的电话上,手动单击:出现要填写的字段,从“ 远程访问”选项卡中输入我们的登录名(admin),密码和网络ID号。 连接过程正在进行中,因此,我们进入了应用程序的主页:



我们设备(元素)的快捷方式位于与主页上的浏览器相同的顺序。

现在我们可以远程控制设备,观察其状态。

但是,管理和控制还不是自动化。

让我们尝试一些配置。

转到菜单-应用程序-本地



我们可以按时间和星期几创建自己的时间表。



还有另一个有趣的应用程序If-> Then ,在它的帮助下,我们可以为智能家居设备的操作创建算法。

可以完成此操作,但是对Z-Wave设备浏览器和移动应用程序中的设置都很少使用,对我个人而言,我想从自动化和受支持的设备列表中获得更多。

因此,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开始对MajorDoMo进行小的设置。

与上一部分一样,这次我们进入系统,而未指定端口。 IP_OF_YOUR_RASPBERRY ,转到“ 控制面板-设备-Z-Wave”

目前,我们在MajorDoMo系统中的Z-Way控制器尚未配置,并且看不到其状态(离线)。 您需要通过在Z-Wave系统中指定API URL:以及您的用户名和密码来进行注册。

根据API文档,控制器本身的URL格式为:http:// {username}:{password} @ {ip}:8083 / {anyurl}



MajorDoMo系统用密码和登录名代替,因此我们仅在页面上指定地址。 顺便说一句,您可以指定localhost而不是IP:8083 / ...

Source: https://habr.com/ru/post/zh-CN418873/


Al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