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闪存系统的主题吸引了想要使用超快存储的用户以及想要满足其客户需求的存储系统制造商的思想。 越来越多的玩家加入这场争夺战,为他们提供基于固态硬盘的存储解决方案。 台湾数据存储系统制造商QSAN Technology最近没有参加比赛,其全闪存产品XCubeFAS XF2026D的发布并未被淘汰。

通常,将QSAN存储用作全闪存的想法并不新鲜。 特别是,我们在先前对XCubeSAN系列的评论中已经提到了专门为这些存储配备SSD的能力。 由于可以使用第三方驱动器,因此您可以获得完全预算的解决方案,同时具有良好的性能。 但是,您始终想充分利用可用的机会。 因此,QSAN在使用SSD时完成了其存储的最终性能以获得最佳性能,并发布了旗舰产品XCubeFAS XF2026D ,并为其提供了“全闪存”的口号。
就拥有成本而言,这种全闪存阵列确实可以说是最实惠的,因为它以支持第三方驱动器的形式保留了QSAN产品的专有功能。 确实,市场上有多少允许这种自由的供应商? 配备SSD的常规存储系统不计在内。 它仍然是针对仅使用SSD的专业解决方案。
乍一看:有什么区别? 最终结果很重要。 但是,禁止使用HDD可以更充分地揭示SSD的潜力(SSD和HDD的操作原理完全不同),并以自己的方式提供许多独特的功能,例如高级监视SSD的物理状态。 所考虑的XCubeFAS XF2026D就是这样一种存储设备:完全排除了其中使用HDD的可能性。
在硬件方面,XCubeFAS XF2026D完全类似于QSAN系列中最强大的存储系统-XCubeSAN XS5226D:2U外壳,可容纳26个驱动器,两个基于Intel Xeon Quad Core D-1500处理器的活动控制器,每个控制器上2个铜制10GbE铜缆端口。 但是,与“常规”同类产品不同,XCubeFAS的内存容量增加了多达32GB,并在包装中提供了Cache-2-Flash缓存保护模块。 有关其他规格,请参考我们对XCubeSAN系列的评论 。 在这里,我们注意到主要功能:
- 一个非常有趣的2U26机箱,与竞争产品相比,由于额外的磁盘插槽,增加了构建磁盘配置的灵活性
- 每个控制器最多8个光纤通道16G端口或最多10个10GbE iSCSI端口,不仅会增加通信通道的带宽,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无需使用昂贵的FC / 10GbE交换机即可

XCubeFAS借助XCubeDAS扩展架进行扩展,该扩展架与主机一样具有2U26尺寸。 总共最多可支持4个机架,因此,单个系统中最多可支持130个SSD。 不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指标,但是坦率地说,以当前的增长率,单个驱动器的容量足以满足绝大多数应用的需求。
这里与XCubeSAN系列的区别在于“软件”。 考虑到固态驱动器所有优点的使用,系统的固件已完全重写。 结果,作为确定所有存储数据的安全性,已经非常关注监视SSD记录的状态和资源。 对于每个驱动器,您都可以获取通用信息(有效和良好/需要更换)以及有关记录在其上的数据数量的详细数据(查询深度-长达一年)。 并且根据驱动器本身的使用资源数据,您可以独立配置SSD降级通知阈值。

还通过关键参数Latency,IOPS,吞吐量以及可以将结果上传到表文件以进行外部分析的能力,对长达一年的相同查看深度的所有卷的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
使用自动化工具创建/修改池/卷/目标的常规操作非常好实现。 毫无疑问,全闪存系统的高性能是通过最大程度地并行化输入/输出流来实现的,这需要创建许多卷,目标,路径等。 因此,QSAN提供了此类对象的批量创建/修改。
关于数据存储的组织,XCubeFAS使用当前广泛使用的池,其中SSD组合成RAID组。 除标准RAID级别外,磁盘还可以组合成所谓的RAID EE组,其中热备用磁盘不是用作单独的驱动器,而是用作在组的所有成员之间平均分配的一组块。 结果,冗余SSD也参与了I / O,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在现代存储系统熟悉的数据保护功能中,我们注意到通过iSCSI(包括与VSS的集成)支持快照,克隆和异步复制。 此外,复制的配置非常简单:管理员只需在系统界面中指定复制卷以及带有远程系统登录名/密码的地址即可。 其余的将自动完成,包括远程阵列上的必要设置。 尽管操作很简单,但在时间表,整形,容错和通道之间的负载平衡方面也有高级设置。
当然,性能测试具有相当大的意义。 此外,与XCubeSAN XS5226D的比较直接表明了自己的疑惑,以找出专用的全闪存阵列与普通存储有多少不同。
展位说明:
- XCubeFAS XF2026D
- 内存:4 x 8GB DIMM
- 韧体:1.0.0
- SAS SSD:24 x希捷Nytro 3530,XS3200LE10003、3.2TB,SAS 12Gb / s
- 池:x2(RAID10,每个池12个SSD)
- 容量:池1(Ctrl 1)为4 x 100GB; 池2中的4 x 100GB(Ctrl 2)
- 运行Windows Server 2012 R2的主机2个 在每个:
- 16Gb FC HBA:QLogic
- 10GbE iSCSI HBA:英特尔X710
- Vdbench
- 版本:5.04.07
- 工作者:2 x 4(1工作者对1册)
- 优异的I / O:128
- Xfersize:4K 64K
- I / O速率:10-120
- 报告间隔:1秒
- 预热时间:5秒
每个主机直接通过光纤通道和iSCSI通过两个链接连接到阵列到两个控制器(每个主机总共4个链接),而无需使用交换机。
使用的负载配置文件:
- 4K随机读取:100%读取,128个线程,0-120%IOATE
- 4K随机写入:100%写入,64个线程,0-120%IOATE
- 64K顺序读取:100%读取,16个线程,0-120%IOATE
- 64K顺序写:100%写,8个线程,0-120%IOATE




结果,全闪存在读取操作方面比传统存储具有显着优势(延迟高达1ms的情况下高达80%)。 在记录操作上,差异可以忽略不计。 在这里,我们接近使用传统RAID的系统的性能指标。 为了克服此阈值,您需要完全改变构建存储空间的概念,例如,这是在IBM Flashsystem或Purestorage中完成的。 但是在具有“经典”架构的竞争对手的背景下, QSAN XCubeFAS看起来还不错。
判决
QSAN继续以其具有出色的价格功能质量比的解决方案来占领市场。 对于全闪存系统快速增长的细分市场,他介绍了具有非常出色性能的XCubeFAS模型。 当然,遗憾的是她还没有使用市场上已经熟悉的全闪存系统压缩和重复数据删除功能。 制造商承诺以后会扩展功能,同时更新固件。 但是,即使没有节省空间的技术,由于第三方SSD的支持,QSAN XCubeFAS仍然充满信心。 我们不会忘记代表俄罗斯供应商完全没有许可证和技术支持,包括备件的当地库存。 结果,我们获得了非常有竞争力的企业级产品。
PS对于那些希望“感觉”到QSAN系统管理界面的人,他们提供了对其存储系统的演示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