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将智能手机放在您身边有害吗?


如果您是普通美国人,那么您可能正在与自己旁边的智能手机睡觉,触手可及。 美国银行2015年的一份报告显示,有71%的人这样做,而其中13%的人说他们将智能手机放在床上。


也许您曾经想过将设备留在您身边过夜有多有害,它会通过无线电波以某种方式影响您的大脑吗? 如果研究人员坚决并最终驳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所有偏见,我们将睡得多。 不管如何


去年11月,美国政府国家毒理学计划完成了一项为期10年的研究,价值3000万美元,研究电话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实际上,政府科学家用不同水平的射频辐射( RFR )照射了老鼠不同的时间,然后观察会发生什么。


该研究的作者之一,美国国立环境卫生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翰·布彻说:“我们的研究表明,在细胞通讯中使用具有频率和调制度的射频辐射会产生不利的生物学效应。” 特别是,Bucher的研究发现了暴露于RFR的雄性大鼠心脏明显的肿瘤证据,以及大脑和肾上腺肿瘤的“某些证据”。 他们在雌性大鼠中发现了“可疑”的副作用迹象,这使人们对由此产生的肿瘤是否仅由暴露于射频辐射引起的怀疑。


如何解释这些结果? 取决于您问谁。


布彻说,他的研究绝不是要成为手机辐射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决定性词汇。 他说:“我们使用结果来制定未来的研究计划。”


尽管如此,Bucher补充说,如果您在用免提电话通话时将手机按入耳中或将其保持在闭合状态,则可能会有一些较小的风险。 他说,尽管“长期”和“永久”概念在数量上没有在研究期间确定,但“长期和持续使用”可能会增加这些风险。


密歇根大学神经肿瘤学专家,神经病学教授拉里·容克(Larry Junck)说:“如果有风险,那就很小。” “自从使用手机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以来,我们还没有观察到脑瘤增加的趋势。” 此外,Junk表示,任何发现手机辐射与脑瘤之间存在任何相关性的研究都是不一致的,并且“在方法上是错误的”。


其他人则非常关注研究结果。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家庭与社会健康中心主任乔尔·莫斯科维茨说:“我认为有充分的证据表明,电磁辐射的暴露确实对我们的健康有害。” 他引用了最近的十项研究的结果,其中包括2017年来自中国的一篇文章 ,该研究称活跃的手机用户罹患神经胶质瘤(脑和脊髓中的一种恶性肿瘤)的风险大大增加。


2018年在英国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另一种癌性脑肿瘤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病率在1995年至2015年间在英国增加了一倍以上。 特别是额叶和颞叶肿瘤的病例-即 在通话期间我们通常握住手机的那些地方显示出最明显的增长。 在随后写给该期刊编辑的信中,这项研究的作者 ,他们仔细研究了美国有关胶质母细胞瘤评分的数据。 他们对2000年后的人口变化进行了调整(他们说,这些变化没有计入美国脑肿瘤的中央登记册和追踪肿瘤发生的其他数据库中),他们发现胶质母细胞瘤病例的增加与他们观察到的相似英国。


脑瘤并不是手机用户关注的唯一原因。 “如果您看现代的智能手机,您会发现它们的天线位于上下角,” Moskowitz说。 但是,大部分细胞信号来自下部天线,“这对颈部和甲状腺有显着影响,”他说。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 ACS )的数据,在过去的三十年中,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了两倍,并且比任何其他类型的癌症都增长更快。


但是这些结果都没有证据表明应该归咎于手机。 例如,ACS建议使用更多的超声波检测甲状腺疾病可以解释这些疾病数量的增加。


为什么使用移动设备识别潜在的健康影响如此困难? 阻碍研究可靠性的因素之一是我们设备中使用的技术的不断发展,而研究对人类的影响可能会滞后十年甚至更长。 Moskowitz说:“关于流行性脑瘤风险的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都是在2000年代初和中期收集的数据,这些用户使用的是在1G或2G网络上运行的老式整体式或翻盖式用户。”


同时,尽管健康专家仍然没有关于4G网络影响的可靠数据,但电信行业目前正朝着5G技术迈进。 (超过200位科学家和医生呼吁暂停 5G网络的部署,直到确保针对其影响的适当级别的安全性为止)。


Moskowitz说,肿瘤的发作并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因为 当您睡觉时,您附近的电话不会像对话期间那样持续不断地发送信号。 他还补充说,夜间辐射水平低会干扰睡眠并引起其他神经系统影响。 他特别提到了2016年在德国进行的一项小型研究 ,该研究表明,移动电话的辐射似乎会改变睡眠结构-或更确切地说,会改变REM阶段-尽管这些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尚不清楚。


无论存在什么风险,儿童中的这些风险都会增加。 Bucher说:“我个人认为应该避免让孩子在枕头下躺在电话里睡觉,因为人们相信射频辐射比成人更深入地渗透到他们的组织中。”


明显的建议-请勿将手机放在卧室,如果将其用作闹钟,请将其切换为飞行模式,Moskowitz说。 他还重申了众所周知的建议,即在通话时使用头戴式耳机并使电话远离身体。

Source: https://habr.com/ru/post/zh-CN435456/


Al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