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深情杀手”

当我们谈论导致死亡并受到最严重污名化的严重传染病时,通常指艾滋病毒。 在其他疾病中,丙型肝炎尤为突出,大多数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人会感染无症状的慢性感染,并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然后死亡。 由于这些特征,丙型肝炎被昵称为“温柔的杀手”。


丙型肝炎和艾滋病毒经常被同时提及,这并不是偶然的:今天,它们是最危险的迅速传播的传染病。 这两种疾病都是通过血液接触传播的。 但是,通过性接触感染丙型肝炎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一点历史


博特金(S. P. Botkin)在19世纪发现了某些肝脏疾病的传染性:他今天描述的疾病被称为甲型肝炎; 在分离出这些疾病的病原后,很明显,它们并不是唯一的病因;肝炎“既不是A也不是B”。 1989年在患者血液中发现了这种疾病的病原体RNA(丙型肝炎黄病毒)。


在许多情况下,丙型肝炎是无症状的,一个人可能多年都没有怀疑自己的病。 实验室方法是唯一一种可以可靠地确定是否存在感染的方法。 为了确定是否存在感染,如果结果为阳性,则使用抗体检测(总抗HCV),PCR和基因分型。


随着时间的流逝,该疾病会导致肝纤维化(可以使用弹性测定法确定纤维化程度)。 F0的程度是没有纤维化,F4是肝硬化。 该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导致肝脏无法执行其功能(代偿性肝硬化)并导致肝癌的发展。


干扰素治疗



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含RNA的病毒,其生命周期中没有DNA相。 因此,其遗传物质不能无限期地存储在细胞核内部(例如,HIV如此)。 这大大简化了治疗疾病的方法-如果病毒复制被抑制了一段时间,那么完全治愈是可能的。


治疗该疾病的第一个成功方法是用干扰素(干扰素α-2a)和利巴韦林治疗。


干扰素是人体产生的蛋白质,仅此一项就不知道如何抵抗感染。 它们激活细胞中的防御机制,这就是为什么使用干扰素引起的副作用类似于流感样状态的原因-人体“相信”它已经生病,并开始使用可用的方法来对抗感染。 为了延长体内干扰素的时间,它与聚乙二醇结合(聚乙二醇化)。


该疗法的另一种成分,利巴韦林,类似于核苷腺苷和鸟苷。 它由糖(D-核糖)和类似于但不是嘌呤氮碱的部分组成。 病毒聚合酶正在尝试构建与病毒RNA互补的RNA,但是它不能,因为它使用利巴韦林而不是所需的核苷。



利巴韦林不是丙型肝炎的特效药,它对许多其他含RNA的病毒具有活性,破坏了其基因组的重写过程。 但是,它还有另一个特性:它抑制肌苷一磷酸的细胞脱氢酶并降低细胞内三磷酸鸟苷的浓度。 这解释了它对DNA病毒的活性和一般的细胞毒性。


无干扰素治疗


不幸的是,干扰素治疗只能治愈45%至70%的患者(取决于病毒的基因型)。 今天,她被直接的无干扰素治疗所取代。


丙型肝炎病毒RNA编码病毒完成生命周期所需的几种蛋白质。 其中,结构蛋白E1和E2(组装病毒包膜是必需的)和非结构NS(执行某些功能)。



攻击的第一个靶标(如病毒唑)是NS5B病毒聚合酶,但这一次可以更具体地攻击它,从而产生尿苷核苷的类似物-sofosbuvir。 该前药在结构上与尿苷一磷酸相似,并附有其他部分-这些部分使它可以自由进入细胞,在那里,借助细胞酶,索非布韦被转化为代谢产物GS-461203(三磷酸)。



索非布韦本身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药物,但不能治愈所有感染病例。 如今,有很多药物可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治愈丙型肝炎。


除NS5B聚合酶外,以下是抗丙型肝炎病毒药物的靶标:


  • NS5A蛋白不具有直接的酶促活性,但在病毒的生命周期中起着重要作用(药物名称以-asvir结尾,典型的例子是ledipasvir和daclatasvir)。 Sofosbuvir + Ledipasvir和Sofosbuvir + Daclatasvir是非常有效的药物;
  • 病毒蛋白酶NS3及其辅助因子NS4A(药物名称以-previr结尾,例如simeprevir)。 根据最近的丙型肝炎治疗指南,不建议将蛋白酶抑制剂用于失代偿性肝硬化。

哪些药物无济于事,如何选择正确的药物?


仅上述类型的药物会有所帮助。 没有保肝药和民间疗法可以帮助摆脱丙型肝炎。使用无干扰素的方案显示出更高的治愈率和更少的副作用,但是,例如,在俄罗斯,现实是患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必须自己购买药物。


正确的治疗方案及其持续时间应由传染病医生专门选择。 它主要由肝纤维化程度和病毒的基因型决定(因为确定病毒的基因型可能会对重组型产生故障,因此建议使用泛型药物),但不仅限于此。 药物与患者服用的其他药物的相容性,HIV和/或乙型肝炎合并感染的存在,肾功能等起着重要作用。


不幸的是,尚无丙型肝炎疫苗,但该病是可以治愈的-主要的事情是在发生严重后果之前按时开始治疗。


写在有关艾滋病毒药物的文章之后

Source: https://habr.com/ru/post/zh-CN451332/


All Articles